日期:2025-05-27 分類:產(chǎn)品知識 瀏覽:367 來源:
您知道MOS管帶載能力和哪些有關嗎?
漏源電流和內阻,是判定 MOS 管帶載能力的關鍵指標。
依據(jù)公式P=I2R,漏源電流越大,內阻越小, MOS 管的帶載能力越強。
當 MOS 管完全導通時,導通電阻就相當于漏源極之間的“小電阻”,(如圖)VCC→RDS(on) →RL→GND形成回路。
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是電阻分壓原理,串聯(lián)電路中的分壓與阻值成正比,電阻值越大分得的電壓越多。通過并聯(lián)使用 MOS 管,可以減小總的內阻,從而增強帶載能力。
漏源電流規(guī)定了在正常工作時,從漏極流向源極所能安全承載的最大電流
當內阻越大,管子自身消耗的功率越多,管子越容易發(fā)熱,壽命變短,甚至炸裂。
而內阻越小,負載產(chǎn)生的分壓越多,獲得的能量就越大,說明帶載能力越強,所以一般選用內阻較低的MOS管。
而內阻RDS(on)又跟什么有關呢?
我們來舉例說明,當驅動電壓為10V,導通電阻為0.12Ω。
MOS的導通電阻隨溫度上升而上升,下圖顯示該MOS的導通電阻在結溫為130℃的時候,為20℃時候的2倍。
從下圖可以看到,驅動電壓越高,實際上導通電阻略大,而且最大導通電流也略大。
因此,選擇 MOS 管時應考慮其漏源電流、內阻以及這些參數(shù)隨溫度和電壓的變化。在高功率或高散熱需求的應用中,考慮使用低內阻的 MOS 管,并可能需要采用并聯(lián)方式以增強帶載能力。